1 月10
《台南旅遊》巴洛克式建築的舊台南地方法院整修完成風華再現,可惜高塔未修復

巴洛克式建築的舊台南地方法院整修完成風華再現,可惜高塔未修復

座落於府前路上的【舊台南地方法院】為國家二級古蹟,與現今的「總統府」、「國立臺灣博物館」同譽為日治時期臺灣三大建築。原本到處漏水的古蹟,歷時十三年的考古、修復後,於2016年11月8日重新開幕了,其具有特色的巴洛克式建築一直是很多結婚新人取景的選擇之一,重新開放後,厚達七十五公分銅牆鐵壁的「檔案室」,還有囚犯在牆上刻下簽名與「永別了」留言的「拘留所」等場所全都開放給民眾免費參觀。

目前館內的陳設都是靜態的展示,整體感覺除了建築物與居留室具有可看性之外,其他的就差強人意了,如果想要讓司法更親近民眾還得再努力,二維條碼(QR code)的美意不錯,可惜網站卡卡的,根本就無法下載導覽。

(文章內容關於建築的描述大部分引用舊台南地方法院網站)

  • 景點名稱:舊台南地方法院
  • 景點分類:古蹟
  • 景點時間:09:00~17:00
  • 景點地址:台南市中西區府前路一段307號
  • 景點電話:(06)214-7173
  • 景點網址:http://tnd.judicial.gov.tw/hs/
  • 景點GPS(Google Map):22.989672,120.201024
  • 停車:旁邊有一大片空地可以停車
  • 景點門票:免費
  • 公休日:星期一及國定假日

舊台南地方法院大門的圍牆外面有「禮運大同篇」的「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等字樣,及一個地球的圖形。
舊台南地方法院大門的圍牆外面有「禮運大同篇」的「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等字樣,及一個地球的圖形。

原台南地方法院也是明鄭及清代時期的馬兵營,同時也是史學家連橫的故居,所以在其大門前立有「馬兵營遺址」、「史家連雅堂馬兵營故址」兩碑以茲紀念。
原台南地方法院也是明鄭及清代時期的馬兵營,同時也是史學家連橫的故居,所以在其大門前立有「馬兵營遺址」、「史家連雅堂馬兵營故址」兩碑以茲紀念。

台南-舊地方法院。這棟建築物有兩個入口,主要入口處的門廊有典雅的山牆造型,由八根石柱子組成,兩邊角落各立了三根柱子為一組,而左右外側的角柱則呈四方形,柱間有小間距,各自獨立於基座之上,其餘的六根都是圓柱,感覺稍微有點複雜。

這棟建築物有兩個入口,主要入口處的門廊有典雅的山牆造型,由八根石柱子組成,兩邊角落各立了三根柱子為一組,而左右外側的角柱則呈四方形,柱間有小間距,各自獨立於基座之上,其餘的六根都是圓柱,感覺稍微有點複雜。

柱子略帶有矯飾風格,變形介乎愛奧尼克柱式與複合柱式間之柱,四角渦卷之間,除了傳統之蛋標飾(eggs and arts)外,尚有垂帶(festoon)串聯,然其托板(abacus )卻不似一般愛奧尼克柱式的方形而是像複合柱式之內凹四角形,而渦卷之下柱身之上卻無複合柱式的主要特徵之良召葉飾。說了這麼多,就是說在樑與柱之間有複雜的雕刻飾紋,不似傳統中國建築裡的「雀替」。

山牆部份,楣樑與額枋並沒有分野,形成一體,只有在角落部份略為突起。山牆之主體部份並無裝飾,但開一眉形開口,由二根短柱分隔,與下面中間的兩根圓柱形成一直線,有圓柱延伸的視覺感。

穿過門廊後為正門,門框亦為西方古典形式,有繁複的裝飾紋樣,並且有一代表日本皇家的勳章飾,正上方則為一平拱拱心石,門廊之天花有藻井處理,大門之內則為此建築最華麗的大廳空間。

台南-舊地方法院13

門廳內中心部份有十二根柱子,每三根為一組立於一基座之上,柱頭為標準之複合柱式,上承蓋盤。柱身分上下兩段,上段為凹槽,下段為勳章飾。蓋盤之上為一鏤空藻井式圓頂,以類似拜占庭建築之弧三角接於蓋盤之上,弧三角部份亦有華麗之裝飾,當光線透過格子天花板照射下來,即烘托出莊嚴靜謐之氣氛。除了中心部份之十二根柱子外,大廳與其他空間相接之處,尚有與門廊類似之柱,如有開口則為獨立圓柱。如為壁面則為半圓壁柱,上皆承托蓋盤,蓋盤之上則為圓拱圈,拱圈內為勳章飾,而所有位於大廳與其他空間相接之開口部亦都有古典形式之門罩處理。

台南-舊地方法院06台南-舊地方法院07

大廳之上在外觀上為巴洛克風格之圓頂,鼓環(drum)部份為八角形,角隅部份為巨大之渦卷牛腿飾,正向部份則為巴洛克式之拱圈,內為帕拉底歐式之分割為中央圓拱及兩側較小之方窗,圓拱之上為巨大之拱心石,而兩側則各有一對方體突緣短柱,柱頭為托次坎形式,鼓環之上之圓頂本體亦分為八角形。屋面分為八部份,各有牛眼窗處理,整個圓頂是臺灣日據時期建築中最精緻富動力感的一個案例。

台南-舊地方法院10台南-舊地方法院11

次要入口位於正向西面,亦有古典形式之門廊,門廊亦有八柱,左右三柱各成一組,由一根方柱及二根圓柱組成,中央為獨立圓柱。柱式為托次坎形式,上接楣樑,楣樑上為額枋,額枋上為三槽石及小間壁,三槽石之下並有珠飾。三角形山牆處理則甚為簡單,內無裝飾,開眉形窗一座,挑簷之下與屋楣部份則均有珠飾處理。穿過門廊則為次入口,門罩處理與正門類似,但無勳章飾,其上則有小窗一座,由二根托次坎短柱分割,天花部份則為格子樑形式,亦作藻井處理。台南-舊地方法院02

在主入口和次入口之間的屋身,每兩個圓拱窗之間便開有一個方窗,而窗框都有經凹凸的隅石處理,並在上方中央以拱心石裝飾。此外在圓拱窗上方的屋簷部分還有瓶狀假欄杆的裝飾,使外觀更富變化。除暗紅色的圓頂是全棟建築物最引人注目的焦點外,其他部份採馬薩式屋頂,屋瓦為魚鱗形式的石瓦片,上開牛眼窗都十分具有歐陸古典色彩。

台南-舊地方法院。次入口門廳之上原有高塔一座與主入口之圓頂形成一種不對稱之平衡,可惜於民國五十年代因龜裂被鑑定為危險建築而拆除,現在只能從復原的模型來一窺其原本的高塔建築了。
次入口門廳之上原有高塔一座與主入口之圓頂形成一種不對稱之平衡,可惜於民國五十年代因龜裂被鑑定為危險建築而拆除,現在只能從復原的模型來一窺其原本的高塔建築了。

整座地方法院建築基本上為磚造,但已初步運用鋼筋混凝土。在開口部方面,則是外側以平拱處理但有凸緣柱之窗框,內庭以圓拱處理為多。除了二個門廳之外,有些法庭內亦有華麗之壁柱。
整座地方法院建築基本上為磚造,但已初步運用鋼筋混凝土。在開口部方面,則是外側以平拱處理但有凸緣柱之窗框,內庭以圓拱處理為多。除了二個門廳之外,有些法庭內亦有華麗之壁柱。

台南-舊地方法院。舊台南地方法院內還保留著四間拘留所,照片前方也有四個金屬的架踏板,這個是沖水的設備,當拘留所內有人如廁完畢後,必須由外面的守衛從外頭幫忙沖水,這是為了避免嫌犯玩水或是發生意外的設計。
舊台南地方法院內還保留著四間拘留所,照片前方也有四個金屬的架踏板,這個是沖水的設備,當拘留所內有人如廁完畢後,必須由外面的守衛從外頭幫忙沖水,這是為了避免嫌犯玩水或是發生意外的設計。

台南-舊地方法院。拘留所內的牆壁上到處都刻滿了文字,有的是留言,有的是留名的,還有留遺言的。台南-舊地方法院。拘留所內的牆壁上到處都刻滿了文字,有的是留言,有的是留名的,還有留遺言的。
拘留所內的牆壁上到處都刻滿了文字,有的是留言,有的是留名的,還有留遺言的。

舊台南地方法院的室內走廊,這裡的屋頂還是用木頭復原的建築。舊台南地方法院的室內走廊,這裡的屋頂還是用木頭復原的建築。
舊台南地方法院的室內走廊,這裡的屋頂還是用木頭復原的建築。

舊台南地方法院的迴廊。舊台南地方法院的迴廊。
舊台南地方法院的迴廊。

台南-舊地方法院。這裡是檔案室與貴重物品儲藏庫。
這裡是檔案室與貴重物品儲藏庫。

台南-舊地方法院。檔案室的牆壁厚度有75公分,光看內扇窗後就可以看得出來其服護之嚴格了。台南-舊地方法院。這是澡池的保險箱可以看得出來其兩扇門的厚度無比沈重。
左圖:檔案室的牆壁厚度有75公分,光看內扇窗後就可以看得出來其服護之嚴格了。
右圖:這是澡池的保險箱可以看得出來其兩扇門的厚度無比沈重。

台南-舊地方法院。法官用的法槌展示。
法官用的法槌展示。

台南-舊地方法院。法庭陳列室,展示法庭的演進與法庭上的人員穿著。台南-舊地方法院。法庭陳列室,展示法庭的演進與法庭上的人員穿著。
法庭陳列室,展示法庭的演進與法庭上的人員穿著。

台南-舊地方法院。第一法庭。台南-舊地方法院。第一法庭。
第一法庭。

台南-舊地方法院。考古文物。這是碑文上拓印的文字。
考古文物。這是碑文上拓印的文字。

台南-舊地方法院。這是第三法庭,也是可以熔內最多人旁聽的法庭。
這是第三法庭,也是可以熔內最多人旁聽的法庭。

舊台南地方法院的後面有個小花園。
舊台南地方法院的後面有個小花園。

舊台南地方法院內還有一顆高齡的老榕樹,當初這老榕樹的根鬚也是造成漏水的原因之一。
舊台南地方法院內還有一顆高齡的老榕樹,當初這老榕樹的根鬚也是造成漏水的原因之一。

舊台南地方法院的側門。
舊台南地方法院的側門。


回 》台南遊玩地圖 首頁
回 》
台南一日遊行程建議 首頁

延伸閱讀:
快被大陸客淹沒的台南市─赤嵌樓
建議夏天的晚上來台南【奇美博物館】看夜景
曾經見證愛情的舊台南地方法院的巴洛克式建築
台南【林百貨】兼顧人文古蹟與營利,隆重開幕重新對外營業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