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30日橋頭糖廠的「糖業博物館」對外開幕,以前雖然有到過這裡,但都只能在眷村宿舍區晃晃,自從糖博館開幕,工作熊還是第一次進到這個以前不得其門而入的處所。
看介紹,這裡有好多的縣定古蹟及歷史建築,如社宅事務所(社長辦公室)、俱樂部、聖觀音像…等。 這裡也有展出一些製糖的過程,也可以花錢請專人做解說導覽,但要是先預約。
工作熊比較有興趣的是那些已經具有百年的歷史建築,雖然是殖民時期的建築,但它混搭了歐洲的圓形門、唐代日式的屋簷,還融入熱帶雨林基座墊高的風格,信步期間彷彿可以融入以前的時代。
裝置藝術,不知道等會兒這台火車會不會突然變身為變形金剛突然站起來! 這是藝術家─劉丁讚,利用糖廠報廢的鐵件拼裝而成的裝置藝術。
來到台糖的的大部分廠區好像都一定會展出其五分火車頭,也不能怪人家,畢竟火車是台糖當初的主要交通運輸工具,沒有火車就沒有甘蔗,就無法生產「糖」。
這棟建築物是以前台糖的「俱樂部」,建立於1901年,其迴廊與連續拱門有點仿歐洲建築但又不太一樣,大部分都是木造建築,屋梁還是台灣檜木,因為融合了歐洲與日本的建築,所以有人又稱之為「熱帶殖民西洋樣式建築」,這種建築應該出現在很多東南亞曾經被日本統治過的國家。現在這裡成了展覽館,展出一些台糖的老舊工具。
「俱樂部」裡的展示品,這是一台傳統的中文打字機,就是一個字一個字挑出來打上去,麻煩死了,要不是現今電腦的發達,這種打字機應該可以養活好大一批專業的打字員。
「手動車床」,這還是我第一次見到,原來車床一開始是手動的啊!
「社宅事務所」就是社長辦公室,與上面的「俱樂部」屬於同一系列的建築,採地上架高建築,可防止一些昆蟲野獸的入侵,也比較不會有漳氣的侵襲,其建築 融合木造結構(屋架、基樁)、磚砌(牆身),及鋼筋混泥土(景觀台四根柱子),建築本身還兼具禦敵的功能,其上方圍繞的方孔可以配置槍枝。
從遠處眺望似一座古典的歐式建築,想像閒暇時間會有仕女撐著洋傘行走其間,咯咯的笑聲縈繞於耳際,想太多了!
「社宅事務所」,迴廊與連續的拱門。
「聖觀音像」,就座落在「社宅事務所」的旁邊,初看的時候還以為是天主教的聖母像,後來才知道是佛教的觀音菩薩,菩薩一般不都住在有屋簷的廟裡嗎?怎麼這尊不是?原來這是當時的鈴木藤三郎社長從日本請來坐鎮的觀音,應該是為了給當時離鄉背井的糖廠員工一個精神寄託吧!當時應該有很多不服日本統治的所謂「台灣刁民」,這些日本仔的生命應該備受威脅吧。
不知是特別設計還是巧合,這尊觀音像還特別面向廠區的方向,大有一面護佑「社宅事務所」的安全,另一方面保佑糖廠經營順利的意思!從簡介看鈴木藤三郎社長當時總共製作了四尊觀音像,一尊祀立於高雄橋仔頭糖廠,一尊祀立於鈴木社長的故鄉鎌倉別墅,另一尊祀立於鈴木社長森町的龍山住宅,另一尊則祀立東京深川日本製糖廠本部。
聖觀世音銅像的典故與說明。
聖觀音像旁還有祈福的吊牌,有很多人在上面寫了一些祈福的話語,我還看到有人在拈香。
防空洞。
糖廠一隅,紅磚牆木框窗。
廠長宿舍。
「焊鐵妙相立千秋」,藝術家─梁任宏先生,利用糖廠廢棄的器械鐵件所創造出的隨意觀音,象徵糖廠生生不息,千秋萬世的永生機制。
這應該是民國時代的防空洞。
延伸閱讀:
《高雄旅遊》橋頭糖廠宿舍區開方觀光也越來越商業化了
《高雄美食》[路竹]新素蘭麵店,好吃的外省麵搬回自宅家重新開張
《高雄美食》[田寮]礦區陳甚土雞城,沒有內行人帶路找不到的美味餐廳
《高雄旅遊》[路竹]一甲觀音亭身鑽龍虎喉腳踩108階梯過蓮花池祈求平安
《高雄旅遊》[旗山]有老街、火車站、天后宮、聖若瑟天主堂可以看,還有小吃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