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國家公園位於台灣東部的中西橫貫公路(中橫公路)路段素以風景優美著稱,其斷崖峭壁與奇岩怪石林立更有鬼斧神工之實。有機會來台灣東部遊玩真的要來天祥、燕子口及砂卡礑走走,體驗這台灣的天下奇景。
燕子口步道
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的燕子口「靳珩公園觀景台」後面的縱谷中有一尊著名的「印地安酋長岩」,聽說這一輩子至少要來走一次中橫天祥太魯閣,欣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中橫公路上到處可見這種人工開鑿隧道的痕跡,雖然當時開闢中橫公路時主要著眼於軍事,但前人種樹後人乘涼,還是得感恩前人開路的辛苦。
如果仔細尋找,經常可以在山壁上發現一些獨特的景色,圖片中這幅是在燕子口附近山壁上找到的,它像不像是一個留著棕色頭髮的人身。
而這幅台灣形狀的天空圖像則是用全景拍攝「靳珩公園觀景台」附近的天空得來的。地點在錐麓斷崖大山壁的地方,記得要下腰啊!
中橫公路在東部的路段有大量的岩壁,於是有了這種沿著半山壁開鑿公路的特殊景象。
這種天然岩壁形成的特殊景觀尤其是在太魯閣燕子口附近最為有名。
長春祠
從太魯閣往天祥方向,出中橫公路長春隧道西口,折轉到臺八線舊道,即可看到矗立在立霧溪谷峭崖邊階的「長春祠」,這是為了紀念開闢中橫公路而殉職的人員所建,祠旁湧泉長年流水成瀑,公路局特地將之取名為「長春飛瀑」,成為中橫公路具特殊意義的地標。此地經常有落石,也經常管制禁止進入,遊客需特別留意。
長春祠供奉著中橫公路興建工程殉職的225位築路人靈位,採用唐式風格建築依,山壁上有永不斷絕的泉水自然湧出,形成一道飛瀑,如同一幅秀麗的國畫圖像。祠後峭壁闢有階梯,拾階而上沿途會經過觀音洞、太魯閣樓、鐘樓、再過一吊橋便可至禪光寺,俗稱為「天堂步道」。
砂卡礑步道
「砂卡礑步道」是一條沿著砂卡礑溪的岩壁半山腰上由人工開鑿出來的人行步道,而它其實是日治時期為了水利發電所修建的一條施工道路,沿途可以欣賞到砂卡礑溪清澈的水流,溪水中則有多樣的生態。
砂卡礑步道的入口在馬的兩端各有一座樓梯,一般來說是一下一上,遇維修時可能只開放一座樓梯。
而砂卡礑大橋兩側則安置有許多的石獅子,這些石獅子每尊的造型都各有千秋,有的是髮型不一樣,有的是表情不一樣,有興趣可以一尊尊欣賞。
「砂卡礑步道」是一條沿著砂卡礑溪的岩壁半山腰上由人工開鑿出來的人行步道,而它其實是日治時期為了水利發電所修建的一條施工道路,沿途可以欣賞到砂卡礑溪清澈的水流,溪水中則有多樣的生態。
工作熊拜訪當下砂卡礑步道正在整修。
這裡除了有砂卡礑步道外,另一側還有錐麓步道,不過還是砂卡礑步道比較有名。
砂卡礑步道原本是日據時代一條水力發電的施工步道。
砂卡礑步道當然是沿著砂卡礑溪而行的一條步道,而砂卡礑溪應該是立霧溪的一條支流,在砂卡礑步道停車場附近匯流,砂卡礑溪清澈湛藍,而立霧溪則呈現藍與黑。
砂卡礑溪水流湍急,雨季期間更是不穩定,整條步道以欣賞為止,禁止進入溪谷游泳、溯溪及任何的溪邊活動。
延伸閱讀:
《花蓮旅遊》開車自駕半環島的花蓮三日兩夜之旅
《花蓮旅遊》金洋回憶之旅、日式佈道所慶修院、欣賞中橫公路的峭壁奇崖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