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是人體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器官,負責處理新陳代謝產生的廢物,如尿素氮、尿酸等都需要經由腎臟處理後來排出以維持體內的平衡,當腎臟因慢性疾病或其他疾病損壞,造成腎功能衰退時,腎臟將無法順利將含「氮」廢物排出,以致會造成過多的含氮廢物推積在我們的血液當中,患者可能會出现噁心、嘔吐、全身疲倦、食慾減退等情况,排尿量也可能減少。體內過多的鉀(K)、磷(P)、鈉(Na)等離子也將因此無法靠腎臟排出而出現過高的情況。
工作熊的小兒子在感染新冠肺炎一段時間後,就出現膀胱腫脹、排尿障礙、呼吸不順等問題,現在想想這些症狀應該都是水分排不出人體所造成的問題,就醫抽血後被檢查出腎臟的eGFR指數低下問題,被要求住院,實在控制不住腎指數下降趨勢,最後安排緊急洗腎。
一般腎臟病患者的腎功能在低於某一程度後,腎臟的排尿功能就會出現障礙,會有無法排尿、排尿不順、尿不出來的症狀,而一旦吸收與排出的水分不成比例時,就可能出現尿毒症(失眠、抽蓄、肌肉痙攣、高血壓、貧血、全身乾燥搔癢…等)、四肢水腫,甚至肺部積水造成呼吸困難等症狀,所以,醫生、護理師及營養師都會強烈要求這些患者需要控制並記錄飲用水量及尿量。也就是要記錄我們每天吃進去的水分與排出的尿量,再加上人體正常一天的排汗量約300c.c.(請注意:夏天戶外運動的排汗量將會更多)是否大致相等,才不至於造成多餘的水分殘留於人體內排不出來所造成的問題。
而大部分的腎臟病患者及家屬對於水分控制則經常誤解一件事,就是認為只有開水或飲料才是水,他們完全不知道吃飯時喝下去的湯及果汁其實也都是水,而老人家經常吃的稀飯中也含有大量的水分,還有浣腸劑裡面也幾乎都是生理食鹽水會被小腸吸收,其實只要是喝進人體的液體都要將之當成水分來紀錄,這樣才不至於吃進了過多的水分出問題而不自知。
另外,在補充水分方面,醫師及營養師經常告誡,對於腎臟病患來說最好的飲料就是白開水,不建議腎臟病患喝其他的飲料,尤其是果汁(特別是濃縮果汁)及中藥補品,這是因為腎臟有調解平衡鈉(Na)、磷(P)、鉀(K)離子的功能,而這三樣微量元素其實都存在於食物當中,其中的鈉(絕大多數來自鹽巴)容易留存在湯汁中,所以不建議喝湯,可以吃湯麵,但不建議喝麵湯,其實食物只要嘗起來有鹹味,裏頭放的不是鈉(鹽巴)就是鉀,低鈉鹽其實是以鉀來取代鈉,對腎臟病患者來說,不論是鈉或鉀都不能攝取過量,而濃縮果汁中的鉀含量則特別高。
系列文章:
- 小兒子與我的新冠負壓病房隔離日記I
- 小兒子與我的新冠負壓病房隔離日記II
- 小兒子與我的新冠負壓病房隔離日記III
- 小兒子與我的新冠負壓病房隔離日記IV
- 小兒子與我的新冠負壓病房隔離日記V
- 小兒子與我的新冠負壓病房隔離日記VI
延伸閱讀:
祝安好,請問恢復得如何了?
Joy,
之後會再發更新文,小孩腎功能有緩慢稍微恢復,但依然需要飲食控制,但已不需要洗腎。